
這幾天回台中,正值中國人最重視的農曆七月,或稱為鬼月,或稱為教孝月。恰巧趕上農曆七月七日_七夕。農曆七月除了十五日普渡很盛大與重要外,七日是民間俗稱七娘媽生日,或為牛郎織女相遇的日子,至少在我家鄉下左鄰右舍也會很重視這一天。
要祭拜每年一次的七娘媽,要準備的東西有一定的禮數。
第一,一定要有油飯、麻油雞、麻糬。
第二、俗稱煙花水粉,包含鏡子、紅紅的圓仔花、芙蓉、水粉、梳子,給七娘媽打扮的美美的。
第三、剪刀、直尺與針線,我想應該是讓她準備縫製衣服用的,剪刀可以剪布,直尺可以量要穿衣服的尺寸。
第四,至少三種不同水果。
第五,有一個很特別的七娘亭,左聯寫著:"藍橋萬丈駕長空",右聯寫著:"銀漢七夕會天河",中間橫批則是"七娘亭",藉由銀河藍橋彼此在天河長空中相會。
第六,提供了厚厚一疊印了"雙喜壽子財"的金紙。
第七,一臉盆的水與一條毛巾,讓七仙女七娘媽洗手、臉,洗得乾乾淨淨的。一般在祭拜完之後,長輩都會要我們小孩或大人,拿毛巾沾濕了水,在全身擦試,據說這樣可以去掉穢氣,或有長痘痘或其他不潔的東西,均可一一消除,故有額外的一種功效。
在鄉下地方是很有人情味,每戶人家都會不約而同的同時準備拜拜的東西。這樣的場面看起來會很熱鬧。
當天左鄰右舍的鄰居,大夥會聚在一起,彼此討論著自己所買與準備的過程與來源。
最後,一起燒金紙的時間到了。
這種畫面是都市裡見不到的景象。全部金紙燒完後,最後一個很特別的動作是:要將紅紅的圓仔花抛丟至屋頂上,在這過程中,我見了覺得很好奇,便詢問了長輩這樣的動作代表什麼意思?她們給我的回答是:是要丟給在天上的七仙女,讓她們拿起來戴著的。
所以,這些祭拜準備的每一項物品,都有其不同的用意,也代表著人我們對這些神祇的尊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