close

就在今天八八水災的前一天,報紙大幅版面介紹北海岸陶花源,其中當然包括許俊翔個人工作室,這一群有熱誠的陶藝家或愛好者,為了做一個壺,大家可以四天三夜輪留看守著柴窯,等待著作品的呈現,我想在外人眼中,一定覺得不可思議,這是什麼魅力吸引著他們如此投入,我想這其中必有迷人之處,若不親身經歷,必不能感受或體會。
報紙若沒有專題報導,一般我們都會覺得陶瓷不都在鶯歌?北海岸沒聽過,不知道。不過,從這訊息看來至少有八座柴窯,一半有開放,另外一半尚未開放。
用柴窯來燒,一口氣要燒掉三、四噸相思木,而且要燒個四天三夜,這中間還會很小心的掌控柴火的溫度,對於最後作品的出現,一定是既期待,又怕受傷害,不知作品是否能夠如當初所預期一樣,或者可能有意外。
在現場真得堆了一大片面積的不同大小的相思樹。
這張明信片是許先生今年年初個展的作品之一,也是陶藝雜誌的封面,作品相當的獨特,宛如人的身體一般,有著曼妙的曲線,似乎兩人在對話,或在跳雙人舞,真是不可思議,陶藝也可以有這樣的作品出現,而且是有生命律動的實用物品,除了可以觀賞,也可以有功能性的用途。
這是新的素坏作品,據許先生的說法,該作品又有新突破,與過去不同,我們期待他有新的意念作品呈現。
不同成份的黏土,呈現不同質感所做出來的素坏茶壺,個人很喜歡這樣的質地與色調。
這樣的渲染效果也很特別,個人也相當欣賞。
看起來像是一幅抽像畫,很有超越時空的感覺。
全站熱搜